泪奔!有一段老上海回忆,只属于310102!
很少有哪个城市和上海一样,
几个数字,就能勾起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侬还记得310102伐?
大方弄、仪凤弄、肇方弄、
梦花街、曹家街、旧仓街、
人民路、中华路、大境路......
这些熟悉街道与巷弄,
连同这串数字,
共同组成了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——
南
市
区
曾经居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
你们如今身在何处,
又留有多少关于南市的回忆呢?
南市区是上海历史最久远的城区,
最初是指华界的钱庄业。
建国以后,南市包括了上海老城厢的全部,
及现在的陆家浜地区和浦东上南地区。
从1993年原南市区浦江东岸部分划入浦东新区,
到2000年浦江西岸地区并入黄浦区,
南市区在上海行政区划上自此消失。
但在老底子上海人的心里,
南市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,
却是多少个黄浦都换不来的。
关于南市的记忆,
永远离不开上海老城厢,
它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,
更是近百万老南市人共同的“根”。
提起古城墙,
有人会以为多是北方古城的产物,
但在阿拉上海的市中心,
也有段历经风云变幻的古城墙,
见证着上海“筑城”与“拆城”的历史。
明代中叶为了抵御猖狂的倭寇侵扰,
上海县的官府、富绅、居民联合起来,
修筑起“周长9里、高2.4丈(约8米)的城墙”,
由此维护了上海的安全。
到了民国初期,
城墙已经失去了当初抵御外侮的作用,
反而成了上海发展进步的障碍,
于是又开始动工“拆墙”,
在拆除过程中,仅有两小段被保留下来,
一段是位于人民路与清莲街相交处的“断壁残垣”,
另一段则是位于大境阁的古城楼。
上海在明代筑城墙后,设置了多座箭台,
后来倭寇逐渐平息,县城安定,
便在4座箭台上分别建庙,
大境阁便是其中之一,主供关帝像。
一进院门,绿树成荫,拾级而上,
便来到这座上海“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墙”,
城楼上有一根高高耸立的旗杆,
石头上依稀可见“同治七年”的字样。
往里走是长仅几十米的古城墙,
墙面石碑上刻有修复城墙时的捐款记录,
这些陌生的人名虽已模糊不清,
但它们随城楼一起被嵌入历史,
成为老上海的一部分。
阁内主要供奉的是中国武圣——关羽,
正对着关帝像的院子里,有“信义千秋”四个大字,
厚重的城楼将城市的喧闹隔离在外,
阳光透过天井洒落下来,
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平和。
和上海诸多著名景区相比,
大境阁并不怎么起眼,
如果不是那幢与周围钢筋水泥对比鲜明的古城楼,
怕是由此经过多次也不会注意到。
老城厢这段被逐渐淡忘的历史,
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。
承载无数上海人童年回忆的文庙,
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,
随家人参观、18岁时的成人礼、高考前的祈福,
文庙伴随了太多南市人的成长。
有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庙,
虽经历了多次破坏与重建,
如今依旧气势犹存。
大成殿、明伦堂、尊经阁、崇圣祠,
这些古建筑安静的伫立在老城厢中,
默默见证着南市的发展、壮大乃至消失。
临近高考,孔子雕像旁的树上挂满了祈愿卡,
略显稚嫩的笔迹记录了美好的希望,
还记得当年你在这里许下的愿望吗,
现在又实现了多少呢?
南市人小时候随家人到文庙祈福,
总会在文庙路上流连忘返。
在还不懂事的年纪,
这条路似乎比庄严的文庙更吸引人。
稀奇古怪的玩具、手办,
淘不完、看不够的漫画书,
还有一整条街的美食!
也正因为如此,
才会十分羡慕旁边敬业中学的学子。
记得小时候每次经过这所百年名校,
都会觉得长大还遥不可及,
却不曾想时光一晃而过,
学校犹在,家却变了样。
有人曾说过,
如果想维持一段弥久不忘的记忆,
单靠视觉是远远不够的,
对于老南市人来说,
要想找回从前的痕迹,
还得靠那些百吃不厌的美食。
钵仔糕
几乎每个上海小宁都曾吃过的钵仔糕,颜值超高,相当吸睛,味道也是一级棒,口感软糯Q弹,尤其是在这样的天气里,吃起来更是清爽十足~
香酥鸡
小时候总是和朋友“抢”着吃的香酥鸡,如今价格涨了不少,但美味依旧,仍是上海小囡放学必买的小吃!
文庙菜饭
看上去小小的店面,里面却别有洞天,“菜饭+腐乳肉+骨头汤”的完美搭配,让这家环境普通的小店,每到饭点都人气爆棚!
西北狼烧烤
虽然撸串不是上海特色,但这家烧烤却是南市区80后的聚会圣地,几份烤串,两瓶啤酒,那就是我们的青春!
特色奶昔冰淇淋
看着小朋友满心欢喜的等待,不由得想起从前的自己,要想吃冰淇淋,不知要对妈妈说多少好话,如今却对甜食没了兴趣,也是心疼自己~(还不是因为要减肥!)
孔乙己酒家
走在学宫街上,浓浓的黄酒味香飘四溢,让人不禁想起中学课本上鲁迅先生的文章,孔乙己的样子顿时在脑中浮现。
大富贵酒楼
上海历史最悠久、名气最大的徽帮菜馆,曾是南市人待客必去的地方,那些从小吃到大的美味熟食,至今仍要排上好久的队才能买得到。
漫步在老城厢,
还能依稀见到往日南市区的痕迹,
这种普通平淡的市井生活,
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。
挤公交前必经的早餐摊
▼
和水果店老板讨价还价的老阿姨
▼
做家务的“上海好男人”
▼
路边摆摊的老奶奶
▼
和伙伴们打麻将的老爷叔
▼
放学有专人接送的“小公主”
▼
收藏了各种“老古董”的杂货铺
▼
独具上海特色的晾衣杆
▼
老城厢虽然并不繁华,
甚至经过岁月洗礼后,显得有些破旧,
但这里藏着南市人太多的回忆。
我们骄傲于上海惊人的发展速度,
但在许多时候,
却更怀念她日益缺少的动人温度。